写在前面的话
产业发展中,政府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,一直是经济学界热议的话题。产业政策如果“正当其时”,当然可以“弯道超车”,但如何保证政策总是出得对、不会适得其反?中央政府制定得当,又如何保证地方政府没有“理解偏差”?
我们在地方调研的一组案例,显示的正是政府在产业发展中时有的尴尬。企业不得不在政府偏好与市场需求之间摇摆抉择,而二者本不该在天平两端。案例奉上,欢迎大家与我们讨论。
医养结合机构设置的规模大小,本是出资人根据市场需求自行决定的事情。然而,我们在调研中发现,各地政府普遍青睐投资规模较大的医养结合项目,进而引致更多 “大项目”上马,此后又普遍面临资金筹措困难、缺乏管理经验等实际问题。与之相反,一些本土逐渐起步的小型医疗/养老机构,尽管没有政府扶持,却凭借自身努力、紧追市场需求,探索出一条本土发展之路。
以某省L市正在规划的一家民办医养中心为例,因其投资规模高达 5 亿元,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,在土地获取等方面都给予优待便利。2015 年,L市政府为其在火车站附近划拨 48 亩土地,供其发展医疗、康复、养老三项服务,作为政府发展“医养结合”的试点单位。按照规划,医养中心将设置 500 张养老床位、300 张医疗床位,建设老年门诊单元、老年住院单元、 高端养老单元、居家养老单元、机构养老单元、老年活动中心为主题的六栋建筑,预期第一年营收 0.5 亿元,第五年达 5 亿元,第十年达 15 亿元。
规划的“宏伟”一定程度上来自地方政府的“鼓励”,因为项目越大,越可能得到政府支持。据我们了解,这一项目的申请立项人在此前并无太多经营大型机构的经验。 其人现在当地经营一家民营康复医院,该机构只有 20 张医疗床位,12 名医护人员,面向的患者群体是脑瘫、偏瘫儿童,常年入住率只有 15%左右 (即平时只有 2-3 名患者住院),2016 年业务收入只有 216 万元。适逢国家出台一系列医养结合政策,这位出资人认为,成立较大的医养中心,可以顺应国家政策号召,享受一些政策优惠,同时也能得到地方政府较多实际的支持。这成为大型医养中心申请立项的主要动因。
目前,尽管项目已如约拿到划拨土地,但面临很多问题。首先,立项人本身资金有限,存在融资困难,上亿元投资还处于“空中楼阁”的状态;其次,从小型康复医院转向复合式的医养结合中心,有很多业务转型方面的实际困难, 既需要老年医学和护理方面的经验,也需要大型机构管理运营的经验。这两方面立项人都不具备,且地方政府不可能帮助其解决,于是陷入进退维谷的两难中。
医养结合的本质是为老年居民提供连续的、不间断的医疗与养老服务。就机构养老而言,核心要求是多方面去迎合老年居民的需求,如机构的地理位置、设置规模、医疗/ 养护水平、收费水平等,而不应该是地方政府的偏好。尽管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,可以在土地获取方面享受更多优待,但从我们调研的其他地区来看,做得好的、深得居民认可的养老机构,并不需要政府划拨太多的土地,甚至可以依靠自己支付房租或购置房屋来解决用址问题;让老年居民满意,才是机构长期发展的本质保障。
同样在该省,H市有一家想提供医养结合服务的民营医院。医院规模很小,2010年成立时只有 6 到 7 张病床,随着周边居民日益认可、同时医疗需求近年随居民收入增加而不断释放,目前增加到 35 张病床。医院处于该市的城乡结合部地区,年轻人大量进城打工,周边以老年人群为主,医院患者中,超过 60%都是老年病患。早在国家出台医养结合政策前,医院已经提供了本质上是“医养结合”的多种服务,如上门问诊、为卧床老人提供居家或医院护理等,只是因国家政策未有明确,很多服务项目难以向居民收费。
由于周边地区交通便利,这家医院也面临来自城区医疗机构、特别是公立医疗机构竞争的压力。如果服务不好、周边居民不满意,患者就会流失,医院就无法生存。这迫使医院早就开始有计划地设计针对老年病患群体的特色服务。虽然医院作为小型一级医院,没有开设专门的老年病科或老年病房,但为了让老年人在医院的体验更加舒适、亲切,他们有意识地在物理上划分了老年病区,让老年人较为集中在一个区域,既可以聊天,也方便护理人员照料。对于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老患者,医院也主动提供一些公益性的免费服务,同时维护其在周边居民中的信誉与品牌。
国家出台医养结合政策后,医院向当地卫生部门申请,利用现有闲置空间,为老年人群提供日间照料和长期护理服务。我们前往调研时,双方正就此磋商中。院长表示,医院对自身定位有清楚的认识,长期发展的根本就是服务好周边居民,既没有意愿、也没有能力去发展过大的投资项目,政府部门只要允许他们在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提供日间照料等服务,就已经非常满足。
两个截然不同的案例显示,政府偏好往往会影响投资人的行为,传递成本可以降低或者将要提高的信号,但政府偏好也可能带来投资人非理性的行为,转移了投资人对市场本身的注意力。就我们调研了解,养老机构本身规模最大不宜超过 300 张,因为入住老人超过 300 人后,可能会经常面临同伴去世的状况,影响机构居住氛围、老人心情等。对于这一类本应追求“小而美”的机构,地方政府的引导也应趋向理性,而非一味贪大求全、否则会得不偿失。